新時期江蘇船配業發展特點、發展途徑和政策措施問題
1.產業化特征顯現。全省產品包括動力裝置、甲板機械、艙室設備、船用舾裝件、船舶通信導航、自動化系統等;2009年工業總產值約占國內總量的38.1%以上,利潤約占國內總量的33.3%以上。各類船舶配套企業達400多家,從業人員達3萬人左右; 2.區域化特征形成。南通、泰州、南京、無錫等城市船舶配套業,約占全省總量80%以上。蘇南地區以中速柴油機、輔機等技術密集產業為主;蘇中地區以艙室設備、舾裝設備、船用錨鏈、船用空調,船用泵為主;蘇北地區以吊機、軸尾密封、機械零配件等產品為主,錯位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3.規模化特征突出。我省錨鏈(系泊鏈)生產總量居****,創立了國際知名品牌;中速柴油機在國內發電機市場份額中占60%以上:克令吊機占國內市場份額50%以上;螺旋漿、泵系列產品、油水分離器、船用救生設備、舾裝件、船用鍋爐等均處于國內**地位。形成20家以上產值超億元的骨干船舶配套企業,并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
4.專業化特征顯著。江蘇船用熱油鍋爐、船用變壓器、紅旗船用電纜(http://www.hongqicable.com)、船用儀表、船用閥門、救生艇、各類甲板機械等產品,品種、規格呈現系列化、標準化,在國內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二、江蘇船舶配套產業的發展方向
江蘇以骨干配套企業為主體,把優勢船用設備及制約造船業發展的關鍵配套產品作為重點。
1.動力裝置
發展重點是:低速柴油機,盡快擴大造機能力和規模,到2012年,形成400萬馬力;加快大型低速柴油機的研制。中速柴油機,到2010年生產能力達到500臺以上;加強技術開發,重點是大功率中速柴油機的開發,盡快形成產品系列。盡快實現柴油機重要配套部件國產化。螺旋槳,重點支持鎮江、無錫地區發展。發展的重點是提高螺旋槳設計技術水平,實現設計制造一體化。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快產品和技術更新,形成產品系列和品牌。
2.甲板機械
甲板機械,包括錨泊機械、裝卸機械、舵機、拖曳機械和其他甲板設備,占整船機電設備價值的25%左右,是江蘇的強項。發展重點是吊機、錨絞機、舵機。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甲板機械的世界制造中心。
3.艙室設備
艙室設備要包括泵類、風機、空壓機、船用輔鍋爐、船用環保設備、海水淡化裝置、熱交換機、空調裝置及冷藏設備、空氣瓶、消防滅火裝置等,占整船機電設備價值的15%左右。
發展重點是:船用輔鍋爐,重點開發鍋爐燃燒器及自動控制裝置的關鍵部件,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擴大市場份額。船用環保設備,使之成為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焚燒爐、海水淡化裝置、分離機、油水分離器等產品的主要生產企業。要繼續尋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或與國外合資、合作生產的方式,使產品制造技術保持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消防滅火裝置,重點研制火焰探測器、新型滅火裝置等,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完善產品系列。努力尋求對外聯合,融入全球銷售和維修服務網絡,解決因無全球維修服務網點而不能裝船的難題。
4.船用舾裝件
發展重點是:救生設備,使本省救生艇、吊艇架、救生艇機、救生筏、煙火信號等優勢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船用閥門,發展方向是開發和研制低溫閥、溫控閥和特殊閥門等,擴充產品系列,通過引進技術或產學研聯合,研制和生產閥門控制系統,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船用錨鏈,進一步開發研制**別錨鏈和系泊鏈,提高產品檔次,形成產品系列。同時,要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擴大生產能力和規模。
5.船舶通信、導航、自動化系統
船舶通信、導航、自動化系統的發展重點是陀螺羅徑、多普納計程儀、自適應舵、配電盤、機遙控及監測報警系統、綜合船橋系統等。要加強對外合作,吸引外商投資設廠,加速實現產品生產本地化;充分利用技術優勢,以科研院所為載體,加大自研發力度,通過協作或合作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盡快取得突破,實現國產設備裝船。
三、江蘇發展船舶配套產業對策措施
(1)指導思想
堅持走自主研發和開放合作并重的發展模式,培育自主**能力,提升集成**能力,增強消化吸收再**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擴張產業規模,著力培養骨干企業,重點支持優勢產品,以提高本土化設備裝船率為根本出發點,將優勢產業做強,弱勢產業做精。
(2)發展思路
江蘇發展船舶配套業總體思路是:“分類指導,梯度發展,局部超越,重點突破”。
分類指導。科學規劃,加強對全省各地區船舶配套產業品種、分類、能力建設等發展進行指導;大力發展主機、柴油發電機組、船用起重機、液壓艙口蓋、,凈油機、輔鍋爐、冷藏空調、雷達、電纜及配電板等十大設備(一般要占全船設備的70%左右)。
梯度發展。中速柴油機、螺旋槳、吊機、錨鏈、泵類、空調裝置提高產品檔次,擴大生產規模;舵機、空壓機、海水淡化裝置、船用輔助鍋爐等盡快提升制造水平;對完全依賴進口的通信導航產品,允許外商獨資設廠生產。
局部超越。與國際產品形成差別競爭,真正形成自知識產權。包括柴油機發電機組、部分甲板機械、艙室機械、閥門、高精度泵、電器儀表等。
重點突破。以三大主力船型為線,以動力裝置、甲板機械、艙室設備為重點,盡快形成一批擁有自國際知名品牌的優勢產品,提升國內市場的壟斷率,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
(3)對策措施
1、加強規劃引導
將船舶配套業納入江蘇省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發展措施。對重點配套企業的基本建設和重大技改、重要技術引進合作項目給予資金、政策的支持。加強扶持蘇中、蘇北地區的船舶配套業發展。
2、加快產業整合
加強宏觀調控,促進配套企業調整、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船用設備生產企業。加快舾裝件、機械管件等同區域企業的聯合,鼓勵甲板機械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資產重組,實現規模生產。引導船用儀器、船用閥門企業與船機、大型設備企業進行聯合,提升縱向一體化水平,提高產品整體競爭能力。
3、提高研發能力
鼓勵骨干企業建立以企業為主、產學研結合的自主**體系,盡快提升重要配套設備的自主研發能力,逐步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品牌。充分利用國家船舶集團在江蘇省的研究所、及江蘇省高校、科研機構等科技力量,加快技術資源整合,提高集成**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4、擴大開放深度
積極引導民資和外資進入,鼓勵跨地區、跨行業的合作。充分利用電子信息、航天、航空等先進制造業的較完善的電子、通信、自動控制和機械制造技術和資本,共同參與船舶配套業的競爭和發展。
5、增強扶持力度
對蘇中地區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要重點加快培育,盡快形成一批有競爭能力并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骨干企業群,帶動蘇中制造業的發展。對一些技術含量高、市場需求較大,國內尚處于空白的產品和企業要予以積極扶持。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出國參展、宣傳給予一定的補助。
6、推動產業集聚
加快南通、泰州地區船舶配套工業園區建設,促進船舶配套企業與造船企業緊密合作,將制造業和流通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二次、三次配套產品生產相對集中,促進配套產業模塊化、標準化生產,提升供貨能力,創建區域品牌。
7、形成專業化格局
鼓勵中小企業根據船舶市場的需要,集中資產、生產設備和人才進行專業化生產,實現差別化競爭。增強關鍵產品的研制能力,培育核心技術,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減少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
新時期江蘇船配業發展特點、發展途徑和政策措施問題
揚州紅旗船用電纜是您*佳的選擇!銷售服務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