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吸收比值一定要大于1.3?
用摇表测量绝缘物的电阻,实际上是给绝缘物加一个直流电压,在这个电压的作用下,绝缘物中便产生一个电流,产生的总电流可以分为三部分:1、传导电流(或称为泄漏电流);2、位移电流;3、吸收电流。
测量绝缘电阻时,绝缘物在加压后流过的电流为上述三个电流之和,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实际上是所加电压除以某瞬时的电流而得,由于电流有不同的瞬时值,所以绝缘电阻在不同的瞬时也有不同值,绝缘电阻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就称为绝缘的吸收特性。利用吸收特性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因为绝缘干燥时和潮湿时的吸收特性是不一样的,而一般判断干、湿时是不画吸收特性曲线的,只是从摇测绝缘开始,至15S时读一个数R15″,至60S时又读一个数R60″,用这两个瞬时阻值的比值来近似地表示吸收特性。这个比值R60″/R15″就叫作吸收比,实际上,测吸收比时,上述三个电流中的**个位移电流由于衰减很快,对15S和60S的阻值影响不大,可不考虑,主要是**个和第三个电流在起作用,当绝缘干燥时,传导电流小,吸收电流衰减得慢,总电流中的主要成分是吸收电流,故其随时间变化情况主要由吸收电流的变化所决定,曲线比较陡,这时15S和60S时的电流数值相差较大,故吸收比大,而如果绝缘受潮,由于水分中的离子以及溶解于水中的其它导电物质的存在,使传导电流大大增加,在总电流中,传导电流占了主要部分,而且由于受潮后各层电阻减小,使电荷重新分布完成得更快,吸收电流出衰减得很快,故总电流曲线与传导电流曲线相近,变得比较平坦。在这种情况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像绝缘干燥时变化得那么明显,将15S和60S的电流相比,差值也较小,其相应的两个电阻值相差也较小,故吸收比小,根据经验,吸收比R60″/R15″>1.3时,可以认为绝缘是干燥时,而当R60″/R15″<1.3则认为绝缘受了潮。
Copyright@ 2003-2025
武汉华亿高试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