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六氟化硫断路器试验作业,包括交接验收试验、预防性试验、大修后试验项目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该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状况,能否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1984交流高压断路器
GB/T3309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措施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在进行绝缘电阻试验后应对试品充分放电;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等高压试验时,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4工作程序
4.1试验项目
六氟化硫断路器试验应���括以下试验项目:
a) 辅助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
b)导电回路电阻;
c)合、分闸时间及同期性以及合闸电阻预投入时间;
d) 合、分闸速度;
e)断口并联电容器的电容量和tgδ;
f) 合、分闸电磁铁的*低动作电压;
g)断路器主回路对地、断口间及相间交流耐压。
4.2试验方法及主要设备要求
4.2.1辅助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
4.2.1.1使用仪器
测量六氟化硫断路器辅助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使用1000V兆欧表,辅助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压值为1000V,可采用普通试验变压器或2500V兆欧表代替。
4.2.1.2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a) 辅助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
b) 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
4.2.1.3注意事项
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
4.2.2导电回路电阻
4.2.2.1使用仪器
回路电阻测试仪(要求不小于100A)或双臂直流电桥。
4.2.2.2测量要求
将六氟化硫断路器合闸,将导电回路测试仪试验线接至断路器一次接线端上,注意电压线接在内侧,电流线接在外侧。
4.2.2.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交接时和大修后导电回路电阻数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运行中敞开式断路器的回路电阻不大于交接试验值的1.2倍,GIS中的断路器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4.2.2.4注意事项
如采用直流压降法测量,则电流应不小于100A。
4.2.3合、分闸时间及同期性
4.2.3.1使用仪器
a) 可调直流电压源。输出范围:电压为0~250V直流,电流应不小于5A,纹波系数不大于3%。
b) 断路器特性测试仪1台,要求仪器时间精度误差不大于0.1ms,时间通道数应不少于6个。
4.2.3.2测量方法
将断路器特性测试仪的合、分闸控制线分别接入断路器二次控制线中,用试验接线将断路器一次各断口的引线接入测试仪的时间通道。试验接线如图1所示。
将可调直流电源调至额定操作电压,通过控制断路器特性测试仪,在额定操作电压及额定机构压力下对六氟化硫断路器进行分、合操作,得出是各相合、分闸时间。三相合闸时间中的*大值与*小值之差即为合闸不同期;三相分闸时间中的*大值与*小值之差即为分闸不同期。
如果六氟化硫断路器每相存在多个断口,则应同时测量各个断口的合、分时间,并得出同相各断口合、分闸的不同期。
如果断路器带有合闸电阻,则应同时测量合闸电阻的预先投入时间。

4.2.3.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a) 合、分闸时间与合闸电阻预先投人时间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b)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断路器的分、合闸同期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相间合闸不同期不大于5ms;
—相间分闸不同期不大于3ms;
—同相各断口合闸不同期不大于3ms;
—同相各断口分闸不同期不大于2ms 。
4.2.3.4注意事项
试验时也可采用站内直流电源作为操作电源;如果存在**分闸回路,则应测量**分闸回路的分闸时间、同期性和同相各断口的分闸2的同期性。
4.2.4合、分闸速度
4.2.4.1使用仪器
可调直流电压源。输出范围:电压为0~250V直流,电流应不小于5A,纹波系数不大于3%;断路器特性测试仪1台,要求仪器时间精度误差不大于0.1ms,时间通道数应不少于6个,至少有1个模拟输入通道。
4.2.4.2试验方法
本项试验可结合断路器合、分闸时间试验同时进行,将测速传感器可靠固定,并将传感器运动部分牢固连接至断路器机构的速度测量运动部件上。利用断路器特性测试仪进行断路器合、分操作,根据所得的时间一行程特性求得合、分闸速度。
4.2.4.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合、分闸速度的测量方法及结果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4.2.5断口并联电容器的电容量和tgδ
4.2.5.1使用仪器
a) 温度计(误差±1℃),湿度计;
b) 介质损耗测试仪。
4.2.5.2试验方法
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时,参照各介质损耗测试仪进行试验接线,试验采用正接线法。
4.2.5.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交接时测量六氟化硫断路器各断口及并联电容并联后的电容量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并作为该设备原始记录,以后试验应与原始值比较,应无明显变化。
4.2.5.4**措施
a) 介质损耗试验中高压测试线电压约为10kV,应注意测试高压线对地绝缘问题和人身**。
b) 介质损耗测试仪应良好接地。
4.2.6合、分闸电磁铁的*低动作电压
4.2.6.1使用仪器
可调直流电压源。输出范围:电压为0~250V直流,电流应不小于5A,纹波系数不大于3%。
4.2.6.2试验方法
将直流电源的输出经刀闸分别接入断路器二次控制线的合闸或分闸回路中,在一个较低电压下迅速合上并拉开直流电源出线刀闸,断路器不动作,逐步提高此电压值,重复以上步骤,当断路器正确动作时,记录此前的电压值。则分别为合、分闸电磁铁的*低动作电压值。如果存在**分闸回路,则应同时测量**分闸回路电磁铁的*低动作电压。
4.2.6.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a) 合闸电磁铁的*低动作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80%,在额定电压的80%~110%范围内可靠动作。
b) 分闸电磁铁的*低动作电压应在额定电压的30%~65%的范围内,在额定电压的65%~120%范围内可靠动作。当电压低至额定电压的30%或更低时不应脱扣动作。
4.2.7断路器主回路对地、断口间交流耐压
4.2.7.1使用仪器-
六氟化硫断路器交流耐压一般采用串联谐振回路,具体可分为工频串联谐振和变频串联谐振,试验回路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4.2.7.2试验方法
如图2或图3所示进行试验接线,对断路器进行合闸对地、断口间进行耐压,时间为1min,耐压值见表1。
4.2.7.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试验中无击穿、闪络视为通过。

4.2.7.4**措施
a)为保证人身和设备**,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b)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电流表指示急剧增加,发出绝缘烧焦气味或冒烟或发生响声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降低电压,断开电源,被试品进行接地放电后再对其进行检查。
5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
5.1对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的要求
a)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字迹清晰、完整、准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留有空白,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b) 当记录表格出现某些“表格”确无数据记录时,可用“/”表示此格无数据。
c)若确属笔误,出现记录错误时,允许用“单线划改”,并要求更改者在更改旁边签名。
d) 原始记录应由记录人员和审核人员二级审核签字;试验报告应由拟稿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三级审核签字。
e) 原始记录的记录人与审核人不得是同一人,正式报告的拟稿人与审核/批准人不得是同一人。
f) 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应按规定存档。
5.2试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及格式
试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参考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