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十二五我国电力设备需实现七大突破

       十二五我国电力设备需实现七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但我们觉得还需要提高改进,‘十二五’期间希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1月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在“中国**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我国装备工业取得重大成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

  “十一五”成就

  据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透露,2006—2010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25%,其中发电设备产量居****。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装备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为整个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51%。电工电器行业产量增速超过30%。

    “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左右。”张相木预测说。

  显然,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诸多成就且未来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李冶指出,其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十二五”时期进行改进。

  “十二五”改进

  “众所周知,我国风电产业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将上一个新台阶。但是以后希望大家更关注风电的发电量而不是装机量,这涉及并网问题,也有风机质量问题。”李冶表示,“风机在恶劣环境中运行,要做到高可靠性、高寿命非常不容易,德国能够实现风机的免维护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下一步我们仍将强化质量,以避免国内遍地都是风车,但是一年发电量没多少的情况出现。同时,在风电领域里,我们希望真正打造出一两家在世界上能够站得住脚的企业。”

  对此,李冶指出,“十二五”时期,能源装备领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备受各方关注的风机质量问题。

  **是并网问题。由于很多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在并网时就需要用到变流变频设备,而这类设备核心技术就是电力电子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这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弱项。“这一点在能源装备领域里体现得非常明显,很多整机我们都可以生产,但一涉及到控制系统就不行。”李冶说。

 

  第三是核电设备问题。在节能减排压力下,对于核电的大发展趋势业内已经达成了共识。而核电大发展中*受关注的就是**问题,核电的特殊性使其所犯的任何一个小错都可能成为致命性的错误,对整个产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对相关设备制造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第四是常规电力设备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如火电厂辅助设备、燃气轮机国产化问题等。

  据悉,目前,我国火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三大主机已经实现国产化,但一大批辅助设备仍需进口,如阀门、管道等。据李冶透露,*近其所在部门已经选定了5个电厂、10台机组推行阀门、管道的国产化工作。

    第五是调峰、储能问题。抽水蓄能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调峰方式和储能方式,所以“十二五”时期,要解决大规模储能问题需要大力发展抽水蓄能项目。目前我国已经实现除控制系统外的主要设备的国产化,还需进一步努力。

  第六是还有很多领域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尚未涉足。如煤炭、石油、煤层气等的勘探开采设备、海洋工程用设备等,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

  第七是智能电网、特高压工程建设所需装备制造问题。“在智能电网方面,我国有一大批设备还不行。过去我国机械行业分工很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是分开的,而智能电网所需设备要求一次、二次相结合,这一问题有待解决。”李冶表示。

 国内统一服务专线400-0514-588     宝应中测电气设备厂

Copyright@ 2003-2025  宝应佳特高压电器设备厂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