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技术文章

刚体滑触线的安装

      刚体滑触线的安装

    滑触线的安装方式,一般常用的为上部滑触和下部滑触二种,也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其它安装方式。
    滑触线的安装支架一般为3m一个,特殊情况亦可采取加强措施适当扩大距离,三根滑触线之间的相间距离为400mm,如为低阻抗滑触线,相间距离可扩大到450mm。
六、钢体滑触线的设计数据及计算方式
    1、滑触线阻抗值及100A-100m时的线路电压降值(使用电压为380V,COS为0.8时)

滑触线规格
mm2
相间距离
mm
在90°C时阻降值Z
Ω/Km
100A-100m时线路电压降
△u(V) △u%
85 200 0.3629 6.29V 1.65%
300 0.3813 6060V 1.73%
400 0.3946 6084V 1.80%
110 200 0.3202 5.55V 1.16%
300 0.3404 5.90V 1.55%
400 0.3552 6.15V 1.62%
170 200 0.2690 4.66V 1.23%
300 0.2915 5.05V 1.33%
400 0.3078 5.33V 1.40%
240 200 0.2459 4.26V 1.12%
300 0.2716 4.70V 1.24%
400 0.2857 4.95V 1.30%
320 200 0.2328 4.03V 1.06%
300 0.2596 4.50V 1.18%
400 0.2741 4.75V 1.25%
2×170 200 0.2076 3.60V 0.95%
300 0.2319 4.02V 1.06%
400 0.2493 4.32V 1.14%
2×240 200 0.1976 3.42V 0.90%
300 0.2249 3.90V 1.03%
400 0.2416 4.19V 1.10%
2×320 200 0.1932 3.35V 0.88%
300 0.2178 3.77V 0.99%
400 0.2046 4.06V 1.07%

    2、滑触线在短路时耐受电流值(KA)(安装支架间距为3m时)

滑触线规格
mm2
滑触线三相平放时相间距离为 滑触线三相竖放时相间距离为
200mm 300mm 400mm 200mm 300mm 400mm
85 22 26 31 29 35 41
110 23 27 32 30 36 42
170 25 30 35 32 39 45
240 41 >50 >50 >50 >50 >50
320 43
2×170 >50
2×240
2×320

    3、钢体滑触线的挠度量(mm)

滑触线规格
mm2
滑触线三相竖放时,支架间距离为 滑触线三相平放时,支架间距离为
2m 3m 4m 5m 2m 3m 4m 5m
85 0.28 1.44 4.6 11.1 0.33 1.62 5.14 12.6
110 0.31 1.52 4.8 11.8 0.35 1.72 5.44 13.2
170 0.35 1.73 5.4 13.5 0.38 1.96 6.17 15.0
240 0.16 0.84 2.3 5.4 0.20 1.08 3.20 7.8
320 0.19 0.96 2.4 5.9 0.24 1.20 3.60 8.4
2×170 0.22 1.09 3.5 8.5 0.17 0.86 2.70 6.6
2×240 0.16 0.79 2.5 6.1 0.22 1.12 3.50 8.5
2×320 0.18 0.91 2.9 7.1 0.25 1.28 4.10 10.0

    4、负荷电流计算
    滑触线负荷电流计算方法,过去采用二项公式计算。现介绍国外多数资料中采用的计算方式如下:即根据起重机上安装的有可能同时运转的电动机和额定电流乘以暂载系数和多台起重机的同时系数。
    负荷电流(I)=所有工作电动机额定电流(1H)×暂载系数(FED)×同时系数(F)
    FED暂载系数按下表确定:(多台起重机同时工作系数:F取0.4-0.7)

暂载率(ED) 暂载率(FED)
100% 1.00
80% 0.90
60% 0.78
50% 0.71
40% 0.63

    5、滑触线路的电压降问题
    过去设计滑触线路时,采用*大电流来检验电压降。即从低压屏上的馈电形状到滑触线取末端,包括供电电缆在内的电压降不得超过12%,也就是滑触线和供电线路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满足电压降的要求下,务使投资*少。随着近年来引进工程增多,综合国外资料,国外一般都以负荷计算电流来检验电压降,包括供电线路在内到滑触线*末的电压降值不得超过5%。
    电压计算公式:
    △u= 3 × I×I×Z  或△u= 3 × I×I×(RCOSρ+XSinΨ)
    式中:△u=电压降(V),  I=负荷计算电流(V),  R=电阻(Ω/km)
          X=电感(Ω/km),  Z=阻抗(Ω/km),  L=滑触线诸长度(m)
    滑触线计算长度方式:为滑触线全长(m)
    在滑触线端部供电时:I=L
    在滑触线中部供电时:I=L/2
    在滑触线两端部同时供电时:I=L/4
    在滑触线两端端部距L/6处供电时:I=L/6

Copyright@ 2003-2025  宝应佳特高压电器设备厂版权所有